拾柒號公告
俳句練習中,人物側寫中,粉絲團"再生設計">ただいま放送中,圖書館中,發呆。
「看起來半調子的文學,才是詩的必備條件啊」by 翁鬧
我的情郎必定前來相會,她繼續在跳,多麼悅耳的歌聲吶,婉轉成了紛擾的哀傷。

目前分類:學習筆記 (10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【台灣醒報記者劉運綜合報導】

美國學者發現,當人們能體會故事書或小說中的人物角色,常會下意識的模仿人物角色的行為。如果讀者在人物角色中看到與自己相似的特質,更可以認同故事人物的想法及行為。學者指出,人格特質的相似處必需要在故事前段指涉,才能讓讀者更可以與故事角色做連結。

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心理學助理教授Lisa Libby與達特茅斯學院的博士後研究學者Geoff Kaufman做了一連串6個測驗,對500個人進行調查。他們發現,讀者對於與自己有類似特質的故事角色,比較容易感受到角色的感覺、想法、觀念及內在反應,且將此現象稱為「經驗取用」(experience-taking)。

此研究在《個性及社會心理學》期刊發表:當人們在閱讀時,如果在一個角色的世界中「失去自己」,可能會改變自己行為及想法,來與那個故事人物相對應。研究顯示,故事中第一人稱的描述法可暫時性的改變讀者看世界、自己及其它社會團體的方法。

在其中一個研究裡,Kaufman及Libby發現,如果當讀者非常認同某人物角色,且看到該人物角色克服許多困難,相較於閱讀不同故事的人,此類讀者比較可能在幾天後去真正投票。他們還發現,在故事前頭就指出與讀者相似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,如果故事在前頭顯現角色與讀者的性格差異,這會讓讀者更難體會故事人物的感受。在其中一個實驗裡,研究人員讓70位異性戀者閱讀一同性戀相關故事,他們發現,若是在故事前頭就指出角色的性傾向,讀者會比較難認同該角色的想法及感覺。

http://www.anntw.com/awakening/news_center/show.php?itemid=31081

--

文章標籤

文十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第二章  結構的藍圖

結構:

在生活故事的洪流中,作家必須作出選擇:虛構的世界並不是白日夢,而是一個血汗工廠,我們在裡面辛勤地勞作,挑揀浩如煙海的素材,來剪裁成一部影片。

    有人在尋找人物,有人在尋找動作或紛爭,或許心情、意象、對話。但是,沒有一個要素其本身便能夠構建成一個故事。一部電影並不僅僅是若干個瞬間的衝突或活動、人物個性或情感、機智的談話或象徵。作家尋找的是事件,因為一個事件包含了以上的一切,甚至更多。

    結構是對人物生活故事中一系列事件的選擇,這種選擇將事件組合成一個具有目標意義的序列,以激發特定而具體的情感,並表達一種特定而具體的人生觀。

事件或者是人為的,或者能夠影響到人,這樣便勾畫出了人物;

事件必須發生在場景之中,於是便生出影像、動作和對白;

文章標籤

文十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國內電子書自行出版的前輩,戚建邦先生所寫的教學文章,非常實用又貼心唷。

epicsword - 淺談如何自行出版電子書

ipad、iphone、ibookstore電子書製作

 

epicsword - 如何自行架設簡易部落格式電子書店

PayPal教學

文章標籤

文十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趨勢教育基金會2009年挑選台灣小說家陳映真作為致敬對象,以鼓勵閱讀為出發點,尋找過去值得保存的精神為期望。

影片中主講者是陳栢青,還在念台灣文學研究所的七年級小說家,新作<小城市>獲得九歌小說評審獎,十七號在幼獅寫作班聽過他的課,非常風趣的一個人。

 

 

延伸閱讀:

〈手機小說〉第30屆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

文章標籤

文十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1.偶然性

「我想確保每一筆都能畫出心中的線條」

「所以你認為必然性很重要?」「對」

「我不這麼認為,我覺得偶然性比較重要。」

 

文十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起點中文網神作的標準提綱!照此提綱寫,不火才是沒天理!


一、穿越。 都市小白領或者某領域牛人,意外身死,穿越到異界。


二、天賦測試。

文十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法國 《世界報》曾向全世界五百位作家提出一個問題──「你為什麼寫作?」答案五花八門,其中有許多位作家都提到了同一個說法,即小說家做的是上帝第八天的工作

聖經上說上帝用七天創造世界,所謂「第八天的工作」就是上帝還沒有創造出來的那部分,這部分應該由小說家來創造。這個比喻很有趣,它說出了小說作為一種藝術的創造性、想像性、可能性與必要性。 也有人認為,小說是一種競賽。這是西方一個有趣的說法,認為小說是與生活的競賽

王蒙〈漫談小說創作〉中說道:「我們作品的一切 情節、人物、細節、結構、懸念、矛盾、衝突,戲劇性和非戲劇性,邏 輯和非邏輯,虛構和非虛構,抒情和非抒情,無一不是來自生活的。構成文學的因素,不管再奇、再巧、再大,它都來自生活的暗示,來自生活的啟發。」生活提供給我們悲歡離合、愛恨情仇、浮沈變遷、慾望糾葛,但是不是生活給我們的就是「全部」呢?恐怕不是,我們要的應該是來自生活但又要高於生活、更精彩的東西,為了追求這一高遠的目 標,小說家要與生活本身挑戰、競賽。也就是說,小說不僅是對生活的 一種「發現」,同時又是對生活的一種「發展」與「超越」。當然,這 種主張顯然與文學反映生活、記錄生活的紀實小說創作觀迥異了。

小說家李喬在《小說入門》中,對「小說」的描述如下:「小說是以散文寫成,包含許多成分的虛構故事。」這「許多成分」是指作者安排的主題意識,必須的人物,一定的故事情節,設計的特殊結構,選擇 的「敘事觀點」,以及適合包含以上各成分的語言文字;法國批評家阿 爾比‧謝括利的說法是:「小說是用散文寫成的具有某種長度的虛構故 事。」黃維樑《中國現代文學導讀》中則認為:「小說是一種敘述性文類,具有人物、故事情節、主題等元素,往往以娛樂讀者為寫作目的,也有兼具教誨功能的。」馬振方《小說藝術論》對「小說」的表述為: 「以散體文摹寫虛擬人生幻象的自足的文字語言藝術。」主編《八十三年短篇小說選》(爾雅出版社)的作家張芬齡,則有另一種較感性的體會與描述:

小說是一面行走的鏡子,從古代走到現代,從人間萬象走入心靈深處。它照見生命幽暗的角落,也照見陽光滲射的簷牙;它照見骯髒卑劣的嘴臉,也照見純美誠摯的容顏。於是我們在小 說的鏡子裡看到重疊交錯的生命景象……在小說的鏡子裡,人性被分解,生命被切片。

 

大陸知名小說家王安憶曾應邀到復旦大學講課,探討小說的藝術,她對「小說是什麼」也有自己的獨特看法:

文十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小說的時空層次;層層設計,重重算計。

透視切割重組時空軸線下的詭計多端

 

敘述者是誰?好多人在說話!

變換/隱去人稱觀點所帶來的同理心效果


 

文十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卜羅普(Vladimir Propp)《民間故事的型態學》(Morphology of Folk Tale,1928) 各書文抄整理

敘事結構理論Narrative structure:
故事中的敘事行為本身,即隱含語言文化中的假設、概念性意義,如同神話故事結構反映心靈結構;辯證法與語言學的的思想交集之處即在此,吸取語言學的二元對立,突顯二元對立結構,從對立中產生意義。

故事:
什麼人發生什麼事,時間因果順序的事件。

敘事:
如何講述故事。

文章標籤

文十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十七號在過年前報名參加了耕莘寫作會的小說寫作營(三天兩夜,報到前才發現)竟覺得有些緊張,更沒想到現場都是各高中校刊社的同學,還有台大外文中文的同學,都是同學,我這組梯隊裡十七號年紀最大,活動期間裝可愛還被小女生噹噁心,真的,歲月不饒人。

三位室友都有在進行文字創作,那種夜晚窗邊談論文學的感動實在前所未曾。

台灣的文學市場,評論與銷售量息息相關,因此對文學寫作技巧的認識,更是追尋深讀、慢讀的理想讀者必須的學習,別讓隨便一篇評論唬了你,你應該自己讀懂才是,優秀的小說家不會告訴你他到底要說什麼,閱讀本身就是一種透過文字推理片窺的行為,推理作者創作意涵就夠你美了。

 當然,除非小說家自己說的算數囉。

授課創作名家課堂筆記,經過十七號整理審視用,也分享給大家。

 

文章標籤

文十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