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七號在過年前報名參加了耕莘寫作會的小說寫作營(三天兩夜,報到前才發現)竟覺得有些緊張,更沒想到現場都是各高中校刊社的同學,還有台大外文中文的同學,都是同學,我這組梯隊裡十七號年紀最大,活動期間裝可愛還被小女生噹噁心,真的,歲月不饒人。
三位室友都有在進行文字創作,那種夜晚窗邊談論文學的感動實在前所未曾。
台灣的文學市場,評論與銷售量息息相關,因此對文學寫作技巧的認識,更是追尋深讀、慢讀的理想讀者必須的學習,別讓隨便一篇評論唬了你,你應該自己讀懂才是,優秀的小說家不會告訴你他到底要說什麼,閱讀本身就是一種透過文字推理片窺的行為,推理作者創作意涵就夠你美了。
當然,除非小說家自己說的算數囉。
授課創作名家課堂筆記,經過十七號整理審視用,也分享給大家。
許榮哲老師:小說的八百萬種死法
不相信自己的人,沒有努力的價值。
文學對於讀者的解釋意義,是一種模糊的精準,因此每人的解讀意涵不同,也正是「文人相輕」這種行為的背後原因:當然是我的解讀比較「精準」。
有人說所有的故事不外乎三十六種發展;但所有的失敗故事也不脫下面幾種類型,總散發著廚餘的味道,舉例如下:
跑錯場子-武俠來現代場
新聞報導做結尾-那前面的小說筆法鋪陳究竟寫來幹嗎?
新聞重寫-已發生的事件拿來表現會弱化(例外:偉大歷史的其他角度觀察者)
吟詩作對-人物出場都"有詩為證"
自殺結局
人格分裂/雙胞胎-(覺得你夠屌的,就寫精神分裂+自殺吧!)
結局大逆轉
道理伯
文藝腔-村上春樹的熊,已經在草地上滾累了
濫情
大敘述-是的,最後什麼也沒發生
囉哩八嗦(還加上三明治敘事)
故作姿態
只感動一個人的故事
幼稚
太聰明
俗的鄉土小說(請不要把所有悲慘加起來寫一篇)
很慘的原住民小說(請不要把所有悲慘加起來寫一篇)
計中計中計-耍小聰明之舉,除非背後有爆點
說了等於沒說
結論王
朱宥勳老師:小說家的詐騙手法
課堂教材:
張耀升<縫>
黃凡<賴索>
最重要幾筆意義,寫的輕方為上乘
文字:
暗示-文字給予的線索
風格-行文風格的統一確認
時間-以文字技巧控制讀者閱讀速度;如疊字難字對比句
轉場:字不順不是重點,感覺順才對
A+C≒C+B
將文字意境提升至大層次後,切換主題比較/並置/主客交替
象徵:事物的同義詞
對文中出現的象徵物事,相似/迂迴地增加鋪陳情感強度
留白:less is more
我就是不講,干卿底事?
教材結尾範例
張耀升<縫>:「沒辦法,我忍太久了,沒辦法。」
黃凡<賴索>:「我只想說,說,好,好久不見了」
李婷儀老師:變臉-面具底下的秘密
小說=故事+技巧
故事=事件+情節
所有出現的細節/情節都有其必要,都是被設計的,沒有無意義的東西
每個象徵環環相扣至論述主題
重覆/呼應/強調的正反論述
觀點與切入
流動的郵局一書中,以松鼠跑下山做為小說開場的意象
象徵部落的失根
迷人的二擇一
問題的背後意義
包裝與框架
伊格言老師:小說的所有可能
教材-
1.盲柳與睡覺的女人-2006村上春樹獲得Frank O Connor國際短篇小說獎的作品,收錄於萊辛頓的幽靈。
挪威的森林是由短篇小說<螢火蟲>發展而來,並加入主角與高中同學去醫院探病的劇情,即為<盲柳與睡覺的女人>內容意像。
為什麼是耳朵?為什麼是盲柳?為什麼劇情是胸部開刀手術? 女性角色一句"不要讓我笑嘛"的出現意涵?
2.王子與巫師 by John Fowles<魔法師>(Magus)
小說家就是創造書中世界的巫師
3.伊格言<藍孩子的故事>節錄於噬夢人
這堂是十七號最喜歡的課,可說是為此堂課才報名,解說深度夠,但大家睡成一片
很可惜伊格言老師沒有足夠時間把自己的作品「噬夢人」講解完畢
小說是由細節組成的(請默背一百次)
名詞、人物動作、意像、細節,各都象徵隱喻與暗示;輕微物事堆疊的感受,指涉的總合。
不需多說明,給你個細節讓你Down,悲哀的暗示,情緒的即將發生。
為控制文字自然度,行文時不需要每個符號都帶有象徵意義,偶爾適度偏離,再帶回氣氛。(I like this.)
噬夢人-男女主角相戀場所,稀有種水母藍孩子出沒的海岸;以景入情的表現手法
張愛玲<第一爐香>葛薇龍初到姑媽家就看見為她設置的空蕩大衣櫃,擺滿合身衣服,此景象徵著未來姑媽主導的婚姻
精華是伊格言創作方式老實說,景物文字鏡頭的運用
特寫藍水母>沿著海岸邊藍水母數量變多的情節>
鏡頭往海岸後拉,時空感放大的中景文字描寫,營造空洞。
情節對話都已使用結束,將景物用比喻描述>
已無現實景物,轉描述內心想像,再將想像放大描述>
<王子與巫師>
「巫術以外不存在事實真相」國王說。
王子感到非常悲哀。他說。「我要自殺。」(十七號認為這句才是重點)
國王施巫術讓死亡出現。死亡站在門口,向王子招手。王子全身發抖。王子想起了美麗但不真實的島嶼,以及不真實但美麗的公主。
「很好,」他說,「我可以忍受。」
「你看,我的兒子,」國王說,「你也開始成為巫師了。」
繆思女神之外,無一真實
劉梓潔老師-父後七日:從散文到電影
切第一刀的動作決定氣氛;你要讓讀者看見哪些景物
第一句很重要,因此使用古雅台語唸祝辭
語感(腔調)
結構需要設計,只要情感真誠
葬儀社是怎麼樣子的一個精銳部隊?(正常人會驚訝的觀點)
個人經驗描寫用疏離手法,拉出美感距離
角色設計:為表請劇情張力而設定的人物性格/職業
(example:結構需要設計,只要情感真誠)
同場加映經典名言:
你媽媽說的是錯的。(關於你的作品)